路面冷再生機市場現狀與投資前景
1998年, 中國引進了第1批全厚式冷再生設備( W irtgen 公司的W R 2500 。1999 年, 邯鄲市進行了超過50 km路段的水泥再生試驗;2001 年, 石家莊市進行了100km路段的水泥再生試驗;2001年, 河北廊坊G 102 路段進行了水泥再生;2004 年, 無錫錫宅路進行了泡沫瀝青全厚式冷再生試驗。此外, 天津等地也開始水泥再生的試驗。
2004年, 遼寧進口了W R 25 00S 型冷再生機, 之后又陸續引進了多臺W R 2000 型冷再生機。同年, 遼寧的營大線采用W R 2500 S 型冷再生機進行了大規模的全厚式冷型再應用,采用乳化瀝青+水泥基層再生工藝,改善路段超過20km,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來,全厚式冷再生技術在河北、天津、長春、山西、江蘇、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的多種路面進行了研究試驗。如江蘇省于2007-2008年在S229、S336、G104等部分路段實施了冷再生工程,S229采用了進口的CIR900冷再生機,徐州豐縣首王路采用了Caterpillar公司RM300型冷再機。
熱再生機組和就地冷再生機是適用于瀝青路面大中修施工的關鍵設備,在國際上的問世時間也僅有 10年左右,早期產品因為技術上不成熟,推廣使用的速度較為緩慢,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設備也在不斷進行完善和發展,使全球銷量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
根據我國公路當前的建設速度,預計到 2013年,《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就可提前完成,屆時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的重點將由筑路過渡到養路,大多數的公路工程施工的企業也將進行產業轉型,瀝青路面就地再生設備將步入高速增長期。按照《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 JTG D50-2006》設計規劃,我國各級公路瀝青路面設計年限分別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 15年;二級公路 12年;三級公路為 8年,因此我國公路的大中修周期一般在5至10年左右,也就是說,每年都有 13%左右的公路需進行大中修施工。
預計到 2020年,瀝青路面就地再生技術會成為我國公路大中修養護和改擴建工程中普遍采用的施工技術;同時,隨著公路通車里程和公路等級的大幅增長和提高,該類產品總的市場容量預計將會達到230~350億元左右,因此該類設備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